|
最懂吃的人,都爱老味道时间:2024-04-25 【粽斛天下】重磅返场了,这款端午节礼,去年一经推出,天南海北吃过无数珍馐的老饕客就被它征服了。 中国,历史悠久,土地广袤,不同的地域风貌孕育了不同的饮食习俗。 数千年来,各种美食的做法一代代传承,人们的口味也变得挑剔,不断推陈出新,赋予各种食物以新意,这是食物带来的乐趣。 许多新奇菜肴风靡一时,却如昙花一现,被众人遗忘,而一些经典菜肴随着岁月变迁历久弥香,这是老字号食肆能传承至今的缘故。 毕竟,最懂吃的人,都爱老味道。因为,人们对“味道”的感受,不仅仅是鼻子和舌头,除了嗅觉、味觉,还有记忆。 龙尖斛【粽斛天下】就是这样的老味道。 很多美食家认为,真正好的食物,应该让人品尝到食材本来的味道,而不是过于渲染调料、配料带来的一时刺激口感。 就像曾被乾隆帝盛赞并赐名“八宝豆腐”的宫廷菜肴,乾隆帝对它的评价就是“食材虽简,却有自然之味”。 【粽斛天下】四款口味粽子,不做复杂多余的调味,配料简单干净,爽口舒服,让每一味食材的口感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,清晰、明确、不混沌。 对三高和消化系统欠佳的人群都十分友好,是过完端午节还想吃的粽子。 历史上最早的粽子是没有内馅的,用竹筒装黏米,以草木灰汁煮熟,色、香、味别具特色,能清热降火,调理胃肠,是一种时令食品,标志着岁序转入了夏季。 米斛粽,还原传统粽子的老味道,加入来自核心产区的霍山米斛,可以说是碳水爱好者的福音! 揭开粽叶,一股浓郁的糯米香扑鼻而来,米粒晶莹剔透。咬一口,米质劲道有弹性,带着粽叶的草木清香和米斛特有的糯香。 粽子不大不小,分量刚刚好,既满足了食欲又不过饱,热量不超标。想大口吃米饭,又想省去煮饭的时间,早上一个米斛粽就足够了。 在国人的饮食习惯中,对食材的选择异常宽泛,上天入海无所不有。粽子,虽然始终摆脱不了甜咸之争,但最终能让人念念不忘的却只有那么几种。蜜枣粽就是其中之一。 人们发掘自然界中丰富的味道,再把它们从食物中提炼出来,甜味,可能是最受欢迎的味道之一了。 甜,是一种能量。五味中,位于舌尖的味蕾,最先感受到的味道就是甜,而它最终抵达的,是心里。 米斛蜜枣粽,精选金丝蜜枣,色泽饱满,淡雅清香,微甜不腻。蜜枣的甜和米斛的糯,都是来自自然的馈赠,我们只须好好品味它的甜蜜和芬芳。 在中国的烹饪字典里,盐为百味之首,但过咸对健康无益。 米斛肉粽是咸口爱好者的首选,风味足,不过咸,使用传统配方腌制的肉质丝丝分明,肥瘦适中,裹在被油脂浸润的糯米中,酥而不烂,鲜咸不腻,真是戳中肉食主义的心巴。 它是营养早餐,是充饥夜宵,也可以作为解馋小食。 食物凝聚着家庭,也慰藉着家人的胃和心,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,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里,承载着中国式的温情。 米斛蛋黄肉粽,一颗有灵魂的咸蛋黄,让米斛肉粽的口感变得更加丰富鲜美,蛋黄质地细腻,沙沙出油。 这是一道有历史渊源的美食。据说苏东坡在被贬到儋州后,对吃一向很有研究的他,教当地人用腌制100天的鸭蛋黄和农家土猪肉为馅料做粽子,煮后果然风味十足,鲜香浓郁,成为闻名四方的儋州美食。 鲜味在味蕾中占据面积最大,但鲜味却很难形容,这道大诗人兼著名饕客创造出的鲜味,需要您亲自尝一尝。 当然了,除了四种口味八个粽子,独立包装的咸鸭蛋依然是有的,颗颗出油,口感微沙,是佐餐灵魂神器,搭配斛粽,让端午节礼不再单调。 中国美食创造的是一个美妙的味觉世界,而最令人难忘的味道,永远是家的味道、家乡的味道。 从历史长河中走出来的粽子,既是承载着家国情怀的传统食物,也是融入了爱和牵挂的家常美味。 把食材转变为美味,是一个看似简单其实复杂的过程,粽子也一样,时间、食材、工艺,每一道都不可或缺。无论是食材本身、食材和调料间的配比、还是师傅的制作工艺,都要被严格把控。 米斛的孕育需要时间,肉类腌制多久需要经验,这些看不见的因素都是决定一款食物是否好吃的基础。 【粽斛天下】,季节之礼,自然本味,唤起记忆中的中国味道。赠东方食礼,品养生斛粽,过中国佳节,养国人之胃。 上一篇最爱的她下一篇关掉心事,睡个踏实觉 |